初入职场的产品经理,遇到具体的问题和需求时,往往不知道该如何下手。作为一个混迹大厂多年的产品老鸟,今天来聊一聊一种常见的方法论:对标竞品。重点在于对标,而不是简单的竞品分析。 业界最常使用这个方法的是美团。 一、对标定义(What) 某个领域/解决某个问题做得最好的是谁?它是怎么做的?我们是否能借鉴学习? 对标,即标杆分析法 荷兰电话号码列表,最早源于施乐公司。在百度百科、MBA智库中,“标杆分析法”的定义为:将本企业各项活动与从事该项活动最佳者进行比较,从而提出行动方法,以弥补自身的不足。 好的对标是什么样的?这一套逻辑体现在宏观、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。宏观是我们研究的整个行业或是业内最佳实践的某个公司。中观是我们的拆解,以及对方与我们相结合的部分。微观是结合之后,我们的策略和下一步计划是什么。 二、对标价值(Why)
1)对标的组织价值 实践追求卓越价值观 建立学习型组织,荷兰电话号码列表 持续追求认知领先 探索出一条靠谱的发展道路,更早、更快的建立组织优势 渐进式创新 2)对标的团队价值 形成具体问题的决策依据 建立“比学赶帮超”的学习氛围 3)对标的个人价值 将标杆作为自己的参照系,见贤思齐、不断进步 大概率能找到问题的最优解、“复制”他人成功经验 掌握了向外看的学习方法,扩大知识面,提升深度思考的能力、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 三、对标步骤SOP(How) 1. 从问题出发 “你今天面对的问题是一个老问题,还是一个新问题。” 首先,对标的起点是问题,我们是为了解决问题才对标的,而问题的本质是期望与现状的差距。 其次,在对标过程中,我们要持续面对三个问题: 某个领域/解决某个问题,做的最好的是谁? 他是怎么做的? 我们是否要学习和借鉴? 王兴在美团内部讲话时说:荷兰电话号码列表 碰到问题,我们先想想我们是不是全世界第一个碰到这种问题的人?如果是第一个碰到问题的人,挺好挺自豪的,我们只需用脑子想想怎么解决。如果不是,我们有更高效的方式,先对标学习谁比较高效、比较快。这是我最基本的方法论。 美团在过去10年的业务发展过程中,伴随业务的发展有不同的对标,第一阶段的对标公司是Groupon,当时美团业务是团购,当时在团购这个领域中,最厉害的就是Groupon。第二阶段我们开始做本地生活服务电商业务时,那时对我们对标的是阿里,所以我们引入了相关人才,学习了可以借鉴的阿里管理方法论。第三个阶段,想要构建更强的零售业务时,我们要对标亚马逊,这两年很多同学都听过公司在提倡“苦练基本功,猛学亚马逊”。 2. 找到对标对象 某对标对象在什么范围下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? 不断地拓展范围、持续的聚焦问题,是找到对标对象的关键路径。 范围怎么选?选择目前探索到最大范围下的最佳实践,公司内部/同行/跨行业、时间/空间、古今中外逐步拓展。 问题怎么选?选择与解决的问题本质最像的、解决方案让客户最满意的最佳实践,如: 按价值链拆:业务层面的核心价值链是:战略管理、产品管理、销售管理、采购生产与物流、客户服务 按要素拆:影响退款率的要素有:用户原因退款率、品质退款率、缺货退款率 按流程拆:影响缺货退款率从流程上拆分为:供应商缺货率、中心仓缺货率、荷兰电话号码列表 网格站及以后缺货率 3. 明确对标框架 对标需要知其然,也需要知其所以然。
也就是说对标不仅要知道标杆是怎么做,如:荷兰电话号码列表 了解标杆在关键因素上是怎么做的,做法包含模式、流程、方法和工具,以及过去的做法和现在的做法的区别等,还要知道标杆为什么要(战略意图)、以及为什么能做到(组织能力)。荷兰电话号码列表 参考框架模板(某对标对象在某关键因素上的做法): 1)为什么要这么做?(战略意图) 客户价值:谁是客户?有多少客户?对标对象提供什么价值? 核心能力:对标对象确保业务能赢的关键能力是什么? 收费模式:分为哪几种收费模式?比如一次性收入、附加长期维护收入等。 行业阶段:行业处于什么发展阶段?对标对象处于什么发展阶段? 发展目标:对标对象的未来发展目标是什么? 2)为什么能做到?(组织能力) 员工为什么愿意做:文化价值观体系(虚)、绩效/薪酬/激励体系(实) 员工为什么会做:人才需求与标准、招聘解决方案、人才管理、人才发展、人才保留/淘汰等 员工为什么被容许做:组织架构、权贵体系、荷兰电话号码列表 运营体系、管理流程、信息系统等 4. 执行对标计划 计划怎么做?信息哪里找? 1)形成对标调研计划 对标调研计划包含调研目标(含里程碑)、调研维度、调研渠道、调研时间和产出物等。
2)基于计划收集信息 多种渠道收集数据和信息,荷兰电话号码列表 并对各项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、可靠性进行初步验证。 参考渠道如下: 公开信息:相关书籍、新闻咨询类网站、行业调研报告、公司经营信息网站、各独立研究公众号 调研方法:田野调查、公司尽调、付费咨询 和高人聊:招聘行业专家、行业专家、和行业相关的朋友圈/校友圈、行业分析师 5. 形成对标发现 1)分析对标结果 基于对标框架,罗列标杆和自己的不同做法和成因 ;基于分析结果和自身情况完成判断,如何学习对标对象。 2)形成行动建议 形成标杆学习计划 ,持续关注标杆动态、行业动向。 6. 找到问题的最优解 在收集和分析完毕对标对象的信息,我们需要做出判断——我们要如何学习对标对象,哪些做法我可以借鉴、哪些做法不适合我的情况?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